作者:孙智财 图:董婧 发布时间:2025-04-01 11:35:09
全媒体消息(学生记者 孙智财)阳春三月,微风轻拂,蓝目菊的紫、角堇的蓝、矮牵牛的粉相互交织,构成一幅绚丽的春日画卷。宿舍楼上,这处不到十平米的“花境”,已然成为校园里备受瞩目的春日打卡地。而这处“花境”的背后是园林专业学生钟美莲与植物的不解之缘,以及学校园林专业课程实践的生动成果。
钟美莲的花园
钟美莲与花的故事要从她小时候谈起,她从小就对养植物感兴趣,家中总能看见不同种类的植物。2022年,她踏入大学校园成为园林专业的学生,依然保持着种花的习惯。大一那年,夏天的酷热导致她精心种植的花卉大多因高温而未存活下来,这段经历让她伤心不已,也使她在学校的“养花梦”难以实现。
大二时。钟美莲学习了《园林游学》这门课程,有一次老师布置的课后实践任务是调研张家界本地的花店和苗圃。在调研过程中,那些娇艳的花朵、可爱的植株,再次点燃了她内心深处对植物的热爱之火。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又深入研读了《植物养殖学》和《花卉种植学》等书目,并重新开始了种花之路。在经过调研后,钟美莲选择在宿舍光照充足的地方开启她的“花园计划”。在养花过程中,钟美莲也遇到过不少困难。她每天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担心高温让花朵枯萎,害怕低温冻伤花苗。寝室里,园艺工具越来越多,从日常浇水到精心呵护,她见证着每一株花苗的成长。看到同学们纷纷前来打卡,并对她的花朵赞不绝口时,钟美莲内心很满足。“我喜欢看到植物生机勃勃的样子,同学们的惊叹也让我特别有成就感。”她笑着说道。
钟美莲的花园
“其实,不少园林专业的同学在学习相关课程后都尝试过养花,但钟美莲坚持的时间更长,花费心思更多,所以她的花开得最好。”园林系陈丁伊老师说。该专业的老师还表示,理论应落地于实践,最理想的教学应该是通过专业化设施支撑理论研究与实训教学,既为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输出载体,又为学生搭建专业技能锤炼舞台,以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园林专业植物类栽培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传承中华传统园艺文化与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上,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能力,将环境美育浸润贯穿于植物栽培全过程,实现价值塑造、技能提升、文化自信与生态责任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中,钟美莲的种花成果便是课程实践成果很好的例证。
钟美莲还说,园林植物类课程极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师在课上注重培养她们对自然社会的认知能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她们从大一第一学期的《园林专业导论》就有园林植物游学的实践,后来又有《园林植物学》的野外植物综合实习以及《园林花卉学》的花卉识别实训。到了大二,她们还需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所以同学们在校园都栽培过菊花、向日葵、郁金香、月季、酢浆草等,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成果。
钟美莲的花园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浇水壶上,泛起层层涟漪,钟美莲忙碌的身影被印在渐暗的天幕上。蓝目菊、角堇、三色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花香四溢。这片小小的花境,承载着钟美莲的热爱,也展现了学校园林专业课程实践的魅力,在校园里绽放出独属于春天的光彩。
一审:孙艺萌 二审:简繁 三审:袁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