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申乐颜 张凌睿 摄:陈国民 发布时间:2025-10-24 11:35:15
本网讯(学生记者 申乐颜 张凌睿)10月22日上午,“武陵风·湖湘名家小幅美术作品邀请展”在张家界学院开幕。张家界学院校长简德彬、副校长范本祁、朱洪武,艺术学院院长杨军林、科技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李倩,吉首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婷婷,张家界市文联三级调研员杨次洪,湖南省油画学会副主席,张家界油画学会主席李冰峰、湖南省水彩画学会副主席、湘西州原美协主席王锡忠,及艺术家郑世华、简柏顺,乖幺妹土家织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丁世举等嘉宾参加活动。活动包含展览开幕式与专题座谈会两大环节,与会嘉宾们围绕文化艺术传承、武陵画派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活动现场 陈国民/摄
杨次洪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张家界学院长期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作品展汇集了大量的优秀美术作品,期待各方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交流,共同推动湖湘文化发展。李倩指出,此次参展作品以小见大,既彰显了湖湘文化底蕴与艺术家技艺,也为武陵文化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有利于推动张家界文旅联动和发展。李婷婷表示,此次参展作品表现了画家以“方寸见天地”的创作特征,有利于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激发学校师生的审美情趣。王锡忠希望依托张家界市的国际影响力,同时联合兄弟院校整合地方资源,促进地方文化更好地向外传播。
简德彬宣布活动正式开幕,随后嘉宾们共同前往余香厅观展。“这些作品好美!每一幅都十分精致,题材也很丰富!”在近距离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嘉宾们不时交流感受与见解,观展氛围十分融洽。

观展现场 陈思琪/摄
专题座谈会上,与会嘉宾围绕“武陵画派”的定义界定、建设路径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研讨。

部分作品展示 吴梦灿/摄
简德彬进行主题发言,系统阐释了“武陵画派”的定义与界定。他指出,武陵画派是武陵山区画家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相近的艺术理念与创作方法,以区域内独特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为题材,经过长期艺术实践,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民族、时代风格的区域性画派;同时,他提出“十个一”工程设想,具体包括申报课题、出版丛书、创办刊物、建立展览馆与研究院等内容。与会嘉宾表示,“武陵画派”建设应立足“大美术”理念,打破画种界限,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形成多元发展格局。要梳理武陵山地区艺术家的创作情况,编纂地方绘画史。要着重培育青年艺术家,激发他们的创作活力,并鼓励他们立足地域创新创作,为“武陵画派”的当代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要加强团队协作,积极申报课题,有效发挥高校在学术研究的引导作用,争取为“武陵画派”研究取得建设标志性的研究成果。要建立完善的艺术家数据库与理论体系,加强学校、政府、企业间的合作,推动艺术与产业、旅游、教育的深度融合。要多举办作品展览,创新展览形式、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挖掘“武陵画派”的社会价值。
杨军林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为“武陵画派”研究提供了宝贵建议,学校将汲取此次会议经验,立足大武陵地区的地理文化,整合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边区的艺术资源,同步推进历史文献梳理与当代艺术创作,并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体系,更快、更好地推动“武陵画派”研究发展。
据了解,此次作品展持续至11月8日,展期共计18天,展览举办地点定在望岳楼二楼余香厅,期间对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免费开放。
一审:黄显惠 二审:简繁 三审:袁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