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伶 发布时间:2025-09-07 10:46:12
本网讯(通讯员 孟伶)9月3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召开“高校社会服务与立法工作站建设”专题研讨会,聚焦立法联系点职能发挥、经费管理、场地建设、成果转化等核心议题深入研讨,进一步明晰学院在地方立法与社会服务中的定位及任务。院长朱廷岚教授、校法律顾问杨锡武、法学系主任陈雅萱及法学专任教师赵珊、王向化、向晴、专任辅导员孟伶参会,为立法联系点建设建言献策。
研讨会中
自2023年8月被张家界市人大常委会确立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积极发挥高校智库优势,搭建起立法机关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在今年3月召开的《湖南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若干规定(草案)》修改意见座谈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联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出二十余条建设性意见,彰显高校在地方立法中的专业参与度与社会责任感。
会上,朱廷岚教授强调,立法联系点建设既是学院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拓展学院社会影响力的关键路径。杨锡武律师提出,学校需加快立法工作站实体化运作,推进书籍采购、资料整理等工作,建立规范的图书管理与经费使用制度;同时明确师生参与劳务报酬标准,保障其合法权益,推动立法咨询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陈雅萱主任就成果转化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将系统梳理会议及讲座资料,逐步汇编为教材或论文,形成可持续的立法研究成果。
最后,会议明确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定期举办立法与法规研讨会,打造特色立法服务品牌;二是推进基层立法中心成立,落实办公场地、完善人员管理制度,确保立法联系点高效规范运行。
未来,张家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将持续秉持“服务地方、法治先行”理念,充分发挥高校在立法咨询、社会服务领域的独特优势,为张家界市及湖南省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一审:孙艺萌 二审:简繁 三审:袁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