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海溢 图:艺术学院供图 发布时间:2025-05-09 17:00:37
本网讯(通讯员 朱海溢)5月7日,艺术学院在艺术楼开展“艺绘新乡”美术写生作品展暨实践课程教学研讨会。张家界市文联、美协代表,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专家以及我校艺术学院全体教师参会。会议围绕美术写生实践教学成果、“三全育人”育人机制及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展开深入研讨,为构建特色鲜明的艺术教育体系凝聚强大合力。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宋扬主持会议。
实践课程教学研讨会会议现场
张家界市文联主席吕启琼提出两点关键要求,强调应通过高频次举办写生展培育浓厚艺术创作氛围,助力学生在写生与传统教学结合中提炼独特艺术语言;同时期望加强与市文联、美协合作,搭建更多艺术交流平台。张家界市领导杨次洪从政府视角提出“三大战略”,包括深耕本土文化,将张家界特色元素融入1 - 4年级教学,塑造“武陵艺术语言”;整合艺术资源,联动各方建立“本土艺术家驻校 + 外地名家工作坊”机制,打造“武陵画派”高地;推动设计赋能,鼓励艺术设计对接文旅产业,实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与经济服务的全链条贯通。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吴工教授结合六年深耕实践,强调地域文化是艺术流派发展的根基,建议推行“走出去 + 深下来”写生模式,促进科研教学一体化,助力高校成为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沿阵地。我校艺术学院教师也根据自己的专业教学情况对课程教学、学生培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刘徽老师针对写生作品同质化问题,提出“双重核心”育人理念,呼吁教师守护学生个性表达,警惕经验固化导致的创作模板化,同时激发学生虚构能力,推动艺术创作从自然照抄向主观创造转变。
艺术学院院长杨军林对研讨会进行总结,围绕各方观点提出深化要求:回应杨次洪主席,强调将扎根本土文化、联动文旅美协、服务地方文旅发展作为教学与创作核心方向;针对吴工教授提出的本土文化融合理念,要求教师深入探索教学活动融入本土文化的具体路径,从课堂实践层面强化文化元素渗透;高度认同刘徽老师保护学生个性的观点,明确教师需着重挖掘并发挥学生特长;就叶容老师提出的教学与时俱进理念,强调立足“国际张”定位,拓宽国际视野,推动师生成为艺术传播的践行者;同时结合宋扬常务副院长“艺术与科技”理念及校长简德彬“社会美育”要求,倡导将全域化艺术构思、艺术活动等顶层设计切实转化为实践行动,全面推动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同期举办的“艺绘新乡”写生作品展,集中展出120余幅师生佳作,涵盖油画、水彩、综合材料等多种形式。作品生动展现张家界峰林的雄浑壮美、黄姚古镇的古韵悠长以及白族扎染元素的现代解构,充分彰显“三全育人”模式下地域文化与艺术实践创造性转化的丰硕成果。
全体师生合影
此次研讨会既是对美术写生实践教学的全面总结,更是对艺术教育扎根本土、面向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度探索。张家界学院艺术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推动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为培养“有根、有魂、有创造力”的新时代艺术人才不懈奋斗,贡献独具特色的“张家界方案”。
一审:甘淳伶 二审:简繁 三审:袁启君